网站首页|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0371—63263950

社工家园 当前位置:首页>>> 社工家园

与流浪儿在一起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2/3/8

与流浪儿童在一起
来源:本站 录入者:admin 发布日期:2011-5-23
【字号   关闭 

与流浪儿童在一起

               梅晓俊

 

为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并结合专业价值、技巧和方法帮助流浪儿童解决各种问题,从712日起,我和另一位同学张海仙一起在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少年儿童科(简称少儿科)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专业实习。

据负责接待我们的救助站副站长常青老师介绍,少儿科是救助站做得比较成功经验积累比较丰富的一个点,救助的对象是18周岁以下的离开家人或监护人在外游荡超过24小时且无可靠生存保障并最终陷入困境的流浪儿童。除了少儿科之外,救助站也还有救助一科与二科,分别救助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男性和女性。在和少儿科的科长杨艳霞老师接洽后,她将现在少儿科生活的几名流浪儿童基本资料告知了我们,并对我们如何开展组织活动给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于是我们初步确定将结合小组活动、个案访谈、心理疏导等方式开展实习活动。

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第一次的小组活动,比较幸运的是,少儿科一早又来了几名新成员,男孩,都是十六岁,我和海仙都觉得这更像个小组了。依照“相互熟悉、建立信任、吐露心声”的主题,我们设计出了自我介绍、游戏、想唱就唱三个环节的内容。自我介绍环节,我们以一首《隐形的翅膀》亮相并给流浪儿童分发了提前准备好的小礼物,他们也大大方方站在活动教室中央介绍自己。游戏环节,结合趣味性和主题性,我们带着他们参与了天下无敌马拉松和一真二假两个游戏,既活跃了气氛,也挖掘出了许多有用信息,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了参考。想唱就唱环节,在事先征询他们意见的基础上,我们下载了许多歌曲,同时,少儿科也大力配合与支持,工作人员搬来电脑、音箱、麦克风等设备。虽然事后在总结中我们也注意到一些不太专业不太科学的地方,但这次的小组活动基本上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增进了流浪儿童相互间的熟识度和对我们的信任感。

接下来的几天,这些流浪儿童就陆陆续续被家人接走了,留在少儿科的只有三名儿童,其中一人比我们晚来一天,说到他,中间还有一些小插曲。他到机构后,我们跟着杨科长一起对他做落实基本情况和资料的访谈,这个访谈可谓刨根究底,不放过一丝一毫。这名儿童自称叫吴天雨,家在湖北汉口,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爸爸妈妈死于一场车祸,奶奶带着他四处讨饭为生,奶奶去世后跟远房表姐一起生活。他说自己是个神童,计算速度很快,会算命,会帮别人看图纸挑出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等等,杨科长循循善诱根据他的描述来问他,但是他准备了一套很好的说辞,对于有用的信息一个字也不透露,眼见陷入僵局,杨科长提议让他给自己算命,这样他来了兴致,一股脑的说了很多。接着,冯俊老师也前来助阵,去过火车站全天候救助点实习的同学应该都会认识冯老师,冯老师根据他的口音、方言和前后说话的内容断定吴天雨是郑州本地人,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冯老师的判断,吴天雨的确是郑州人,因父亲打他,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事后我们跟冯俊老师交流,老师说这是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出来的,并给我们支了两招,一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来捕捉力流浪儿童透漏的信息,例如方言,口音,专属词汇等。另外一点,要读《形式逻辑》这本书,利用否定之否定等逻辑推理判断方法来鉴别他们说话的内容。

另外的两名流浪儿童,根据少儿科的建议,如家人暂时不会来接,稳定性较强等特点,成了我们个案工作的对象,这也是我们实习的主线。我工作的案主叫徐鸿博,十六岁,家在广州,父母离异跟妈妈生活,出来游玩被抢,家人得知他在救助站后,在由谁来接这个问题上互相推诿,好在这个孩子很聪颖,有强烈的参军愿望,以及要么战死沙场要么扬名立万的满腔热忱。在跟他的接触过程中,我了解到他跟妈妈感情基础不错,但是妈妈太忙,他们的沟通时间、次数和方式都不令人满意,而且他的交际面非常狭窄,同龄朋友少,他了解外面世界的方式主要通过网络。于是在以后的几次访谈中我们就如何与妈妈有效沟通做了探讨并给他订立了可感官的易操作的具体目标。不过因为时间所限,这些计划没能很好地得到执行。

在个案工作的过程中,少儿科零零散散间歇性地也来过几名儿童,不过他们的流动性非常强,往往早上来,下午就走,虽然专业性的手法不能很有效地得到开展,我们也还是最大限度利用机构的条件尝试了很多,例如带他们打打乒乓球,看看书等等。

个案工作结束之后,青岛救助站转介来一名周口淮阳籍的儿童,叫曾亮亮,十三岁,可能因为长期在外流浪,他有些营养不良,看起来就像十岁左右。父亲在他四岁的时候被执行了枪决,母亲也弃他而去,他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他十岁的时候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他的流浪生活从此开始。鉴于他的这种情况,少儿科在征询他自己的意见之后,带他做了体检,准备送往类家庭。他刚来的时候很怯生,不愿说话,我们跟他玩了很长时间的斗地主他才愿意跟我们聊自己的情况,聊聊老家,聊他十岁流浪时到淮阳县城的餐馆里打工,聊他的朋友给钱他上网,聊他在青岛的经历。聊着聊着,我们的心情就变得沉重,他才十三岁,却过早地背负了家庭的苦果,他的未来因为家庭的遭遇可能改写了。

实习的最后一天,因为上面要检查工作,少儿科就从苗圃社区的两个类家庭接来了六个孩子,加上曾亮亮和早上过来的三个儿童,共十人又做了一次小组活动,活动中有两位刚从香港实习归来的少儿科的工作人员一起协助,我们在户外做了一些培养和激发他们自信心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游戏,并及时进行了分享。

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从“郑州救助”这个模式里学到了很多,也深刻见证了救助站以及少儿科对儿童救助工作的重视,但是,救助站在流浪儿童的管理工作方面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有些方面还需要改进。例如,少儿科的活动室、微机室以及图书室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对流浪儿童开放的,理由是怕他们毁坏物品。我们实习期间,也只在得到科长同意后才能带他们进去,他们的活动范围很窄,白天不能待在宿舍,只在一楼他们就餐的餐厅靠看看电视睡睡觉打发时间,外面的世界他们接触不到,所以我们难得的两次小组活动,对他们而言,让我想到一个词——放风,属于他们寻找快乐的方式太少了。又如,救助站的有些工作人员对流浪儿童的态度有些急躁,甚至粗暴。他们在值班的时候就是坐在值班室里,玩玩电脑,不会主动地走到流浪儿童中间跟他们进行交流,只在流浪儿童做了错事之后对他们进行威吓的训诫,没有任何的真情。

流浪儿童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但是因为种种缘由,他们享受不到同龄人的快乐和幸福。希望我们整个社会能够真正重视起他们的问题,从多角度预防和解决他们流浪的成因,让流浪儿童不再流浪。

后附:个案工作的书面材料

两次小组活动的记录与总结


版权所有:郑州市金水区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豫ICP备12009978号-1
电话:0371—63263950   手机:0371-63263950   传真:0371—63263950    联系人: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文化路80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